立法文本翻译范例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翻译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借鉴语言学的知识使翻译更加科学。翻译学家Nida指出,翻译就是翻译意义。但意义不是语言形式的解码结果,多是以语境为参照的推导意义,也即对原语中交际意义的获取离不开对交际主体(如说话人、作者)语用用意或交际意图的推演。这为从语用学视角探索翻译的信息理解与转码提供了理据。

在张新红等中,提到了“根据Sperber&Wilson,语用充实是一种语言使用与认知的过程。语用充实是一种词汇语用现象,指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语用充实大量存在于日常话语的使用过程中,翻译过程中的语用充实又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即译者不仅需要对言语刺激加以充实,还必须根据他对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评估,将语用充实的结果在译文中加以再现。

例1:原文: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译文:Article 2 This Law governs the establishment of employm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d the conclusion,performance, amendment, termination and ending of employment contracts by, organizations such as enterprises, individu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nd private non-enterprise unit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Employers") on the one hand and worker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日常生活中的概念丰富而不确定,而在一个立法文本中,必然有很多指意明确的概念,因此必须对这些概念的范围和指代加以确定,以便消除歧义。本例中,以“用人单位”这一概念来指代前文中所提及的内容,因此在英译文中同样要体现同样的指代,同时结合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之不同,可能会出现概念空缺,不对等现象,因此就需要译者进行适当的概念类语用充实,使译文最大可能地准确传达易于让读者接受的概念的英译文,使概念加以确定和特指。

例2:原文:第六条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译文:Aricle6 A labor union shall assist and guide workers in the conclusion of employment contracts with their Employer and the performance thereof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establish a collective bargaining mechanism with the Employer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rkers.

在例2中,“集体协商机制”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概念,译文读者若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就很难理解,此处是一个概念的空缺和不对等。因此译文的语用充实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准确传达使译文读者能接受和理解的信息。在此,译文将其翻译为“a collective bargaining mechanism”较为合适。又如下例中的对“劳务派遣单位”这一概念的充实。

例3:原文:第五十七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

译文:Article57 Staffing firms shall be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ompany Law an d have registered capital of not less than RMB¥500.

在例3中,“劳务派遗单位”也是一个中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概念,因此它的翻译需要一定的概念性语用充实。译文将其翻译为 “Staffing firms'’较为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发布于 2021-09-30 15:33:00
还没有评论
    旗渡客服